抽真空漩涡风机也是需要进行定期保养的
更新时间:2025-08-24 点击次数:35次
抽真空漩涡风机,也称为旋涡风机或环形风机,是一种高压风机,主要用于需要抽真空或产生高压气流的场合。它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,将空气分离出来,进而形成真空或高压气流。
抽真空漩涡风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离心力作用和减压扩容效应。当电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,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。由于离心力的作用,空气中的分子被迫向外移动,而气体分子由于其较大的质量,更容易受到离心力的影响,从而被抛出旋涡风机内部。同时,旋涡风机的入口和出口设计有不同的口径,入口口径较小,出口口径较大。当空气从入口进入旋涡风机时,由于流过较小的口径造成流速加快,从而使压力下降;而当空气流过较大的口径时,由于流道扩大,流速减慢,从而使得压力进一步降低。这种减压扩容效应使得气体分子更容易被离心力抛出旋涡风机,从而实现抽真空的效果。
1、轴承润滑维护(关键步骤)
轴承是风机的核心运动部件,缺油或油脂老化会直接导致轴承烧毁,需每月检查1次:
停机后打开电机端盖的润滑脂加注口,观察润滑脂状态:若油脂呈黑色、结块或有杂质,需彻诲清理旧油脂(用汽油或专用清洗剂冲洗轴承腔);若油脂量不足(低于轴承腔容积的1/2),需加注高温高速专用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,型号推荐3#或2#,避免使用普通黄油,防止高温融化流失)。
加注量需控制:轴承腔容积的1/2-2/3为宜,过多会导致轴承发热,过少则润滑不足。
若风机运行频率高(每天运行&驳别;8小时),建议每3个月更换1次润滑脂;运行频率低(每天&濒别;4小时),可每6个月更换1次。
2、叶轮与机壳清洁检查
即使有过滤器,长期运行后叶轮表面仍可能堆积灰尘、油污(尤其用于油污环境时),导致叶轮失衡、振动增大,需每季度拆解清洁1次:
断电后拆除进/出风口管道、电机端盖,用扳手拆下叶轮固定螺栓(注意标记叶轮安装位置,避免装反)。
用软毛刷(或抹布蘸中性清洁剂)清理叶轮表面及机壳内部的积尘、油污,严禁用坚硬工具(如螺丝刀)刮擦叶轮,防止叶片变形;若叶轮有轻微磨损,可用砂纸轻轻打磨光滑,严重变形或裂纹需更换新叶轮(需与原型号一致,避免动平衡失效)。
清洁后重新安装叶轮,确保叶轮与机壳的间隙均匀(通常间隙为0.1-0.3尘尘),若间隙过大,会导致真空度/压力下降;间隙过小,可能出现叶轮与机壳摩擦。
3、电机与电气系统检查
检查电机接线盒:打开接线盒,查看接线端子是否松动、氧化(若有铜绿或发黑,用砂纸打磨端子,重新紧固接线),密封胶圈是否老化(防止进水短路)。
检测电机绝缘:用万用表(或兆欧表)测量电机绕组与外壳的绝缘电阻,正常应&驳别;0.5惭&翱尘别驳补;(环境温度25℃时);若电阻<0.5惭&翱尘别驳补;,可能是绕组受潮或绝缘层老化,需烘干电机或更换绕组。
检查过载保护:确认电机配套的断路器、热继电器参数是否与电机额定电流匹配(通常为额定电流的1.1-1.2倍),避免过载时无法跳闸,烧毁电机。
4、密封件更换
风机的电机轴与机壳之间的机械密封(或油封)是防止漏气和灰尘进入的关键,若发现密封处有空气泄漏(用肥皂水涂抹,观察是否冒泡)或油脂渗漏,需每季度检查1次,老化、破损时及时更换同型号密封件(注意安装方向,避免装反导致密封失效)。